外行颠覆内行,背后的五个重大启示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640.webp (39).jpg

来源|少加点班 ID:ishaojia2015

作者|李少加

 

本篇话题看似宏观,但洞穿其本质,却与诸位的职业、个人竞争力、甚至人生大方向的决策都息息相关。这绝非危言耸听。

 

          外行颠覆内行,这句话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例如,07年诺基亚CEO就认为iPhone成不了啥气候,理由是,作为移动电话太外行了。结果怎样,今天我们都看到了。

 

又比如,汽车产业兴起之初,马车才是主流的交通工具,汽车不过是富人的玩具,当时的马匠万万没想到一个完全不懂马的年轻人(福特)居然把他们的饭碗集体端掉了。

 

   若是个例也就罢了,然而若我们认真观察一下,会惊觉几乎各个衰退(消亡)的行业竟是如此殊途同归。

 

小到垂直细分的产品,例如早期的胶卷相机、DVD、MP3、门户网站;大到整个产业链,例如,通讯产业、PC产业、实体零售业等等。

 

有意思的地方恰恰在于,这些衰退、消亡的产品、产业不是被“更高性价比、更好的质量、更专业的水平”所取代,几乎毫无例外的都被当时看来“完全不懂行”的毛头小子彻底颠覆了。

 

你是否抱着听历史课的心态冷眼旁观?小心了,在这事儿上,我们所有人都正在写进历史中——无论我们时下所处的行业多么朝阳,所在的企业多么龙头,几年后,日薄西山也未必可知。

 

换句话说,现在即历史,未来即现在。越稳定的地方就越危险(塔勒布著作《反脆弱》中也经常提到这个观点)。

 

要找到应对之道,我们首先就要探究,这里面的深层原因到底为何?

 

一、外行颠覆内行的三个必然性

 

(1)局限于「专业」思维


许多人以为,一个产业会衰退,肯定是它自身不思进取,止步不前。而真相恰恰相反。

 

对于一个沉淀了十年甚至百年的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龙头企业,为了追求卓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改善、自我优化、把行业的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把自身"进化"的过于适应当下环境。

 

例如,早期摩托罗拉手机的通信能力是最牛的,但这并没法挽回其在移动通讯行业的败局。

 

这些行业、企业失败的原因恰恰在于“过于专业”,这必然衍生出行业的“权威”、“标准”以及,盲目的“自信”。因为企业以前是靠着“专业”一路克敌制胜,必然坚信以后也能继续依赖这种思路成功下去。

 

这一切必然意味着,业内会定义哪些思路、想法专业,哪些“不专业”,从业人员也会有一个明确的阶梯晋升方向,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能晋级,否则就是“不务正业”。

 

我们都知道,人们偏好于确定性的东西,故此,没有多少人敢于挑战权威,或者说,没那个必要,这彻底扼杀了可能的创新苗头,以及对终端消费者(用户)真实需求的忽视。

 

李少加在图书馆里经常看到很多从业者备考这个证书、那个证书,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些知识还剩多大的比例能派上用场呢?无非是为考证而考证,而我们时间毕竟有限,于无价值的知识投入越多,于有价值的知识所获必然更少。

 

(2)局限于精准预测的工业时代思维


根据“专业致胜”的思维,行业内的企业,为求竞争胜利,必然只考虑招聘“专家”,不断研发,突破产品各项技术指标……但消费者真的需要么?

 

例如手机的摄像头像素,其实用户根本不需要那么高,追高的意义何在?又例如一些PC声称能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办公,但大众消费者,有多少人会抱着台电脑去南北极呢?这些都是典型的机械思维。

 

企业的整体资源是个常量,若绝大部分的资源倾斜于自认为可预见的未来,追求更新更快更专业,必然忽视了对不可预见未来的投入(社会人文及消费者喜好的改变)。

 

大企业遇到问题的优先决策逻辑是什么?评估这事儿有没风险。有前景、有风险?恩,留待考虑,先处理其他优先事项……

 

这种企业战略决策层面的行为其实还只是表象,背后的本质,是“指导思想”在作怪。

 

吴军博士在《硅谷之谜》提到了工业时代的机械思维对人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基于牛顿力学体系衍生的机械思维追求精准、认为世界是可预测的、可解释的。这一定程度上符合工业时代,推动了数百年世界文明的高速发展。

 

但在信息化时代,一切都变化太快,这种以精准预测为前提的思维已经行不通了。

 

这也是互联网“快速迭代”比“瀑布流开发”更符合当下的原因,前者更适应于应对“未知”,应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后者只适合应对“已知”,应对“确定性”。

 

深层来说,这是哲学思想的根本性不同所致。

 

(3)缺乏相应的自颠覆机制

 

如果说我们认为这些龙头老大、行业规则制定者们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那未免太小看他们了,这些人可都是人中龙凤,他们意识到,却又进退维艰,实因历史包袱太重,身骑虎上。

 

例如,一个拥有数十年沉淀的行业规则,牵动着多少人的利益?岂能说动就动。

 

再者,前面也提到了,企业多年的优化过程导致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过于适应当前行业,这里面投入了多少成本岂能轻易放弃?此外机制繁冗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处于行业顶峰的企业,如日中天,若自我改革改革,威望何以树立,员工们又会怎么想?

 

然而一旦等到行业形势突变时再行改革,哪怕不考虑“企业基因”的问题,要适应新的机制,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适应期,这如何与新兴的企业竞争?

 

例如李少加曾与一些所谓的“知名”互联网企业谈合作,明明企业规模还不算大,就要层层审批、层层汇报,在他们的汇报结果还未下达之前,我就另找合作商——这年头时间那么宝贵,机会转瞬即逝,谁经得起这等等待啊。

 

扁平化管理在国内谈了多少年了,其实在绝大部分公司里都是空有其形并无其实。

那些将员工分为三五九等、开会分坐序、沟通讲究门当户对、处处体现阶层优越感的公司,骨子里还是将员工当做企业的资产,而不是将之视为与企业共赢的契约合作关系,怎么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呢?

 

执着专业、迷信权威、束缚于庞大机制中,三座大山重压之下,“内行”本身想要自我突破、再次引领市场,难于登天。

 

近年来一些明星互联网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变革。

 

例如Google,腾讯,对内他们授予团队极高的自由权限进行“内部创业”,允许失败,将失败记为公司的成本预算内;对外则大举收购新兴领域的团队,并尽量保持团队的独立性,从而避免受到母公司机制的干扰。

 

前面这些都是企业级考虑的问题,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下面我们回到跟大家息息相关的个人问题上的探讨: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信息化社会。

 

二、外行颠覆内行对个人的启示

 

我们现在对专业的理解其实还是继承了现代工业理论体系的思想(基于机械思维、泰勒管理理论等),其内涵无非是:效率、精准、稳定。

 

传统专业的弊端前文已经论述过了,总结就一句话:步伐太重、惯性太大,难以适应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

 

那么时下,我们应当如何定义专业呢?

 

李少加认为,立命所在就是: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意即世界几乎是不可预测的。

这句话可一点也不虚。它能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看待世界的视角。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张藏宝图,知道宝藏所在,那么我们就能事先规划出行路线,找到最短路径,然后照着事先规划的路线最快的往前冲,不用理会其他,通常就能比其他人更快得到宝藏。这是认为世界是确定性的处事逻辑。

 

但现在我们没有这张地图,甚至连最终的藏宝点都不太确定,怎么办呢?先凭着以前掌握的路线,尝试下最大的可能呗,路上边走边收集信息,发现前方走不通马上调头,发现某段路程交通阻塞,果断放弃交通工具走过去……最终挖到宝藏的人一定是收集到最多有效信息同时最灵活规划路线的人。

 

看到两者的区别所在没?在人人都没有地图的当代社会里,所谓的专业应当是:

 

(1)以“有效”代替“高效”


所谓的有效应当是我们做事情前,会先考虑:目标真的对么?有价值么?符合需求么?是否存在更有创造力更受欢迎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效率、流程化、标准化(传统专业在乎的要素)。

 

例如,银行客服电话、中移动客服电话,她们的声音甜美专业吧,但是几次电话之后,是否觉得跟机器人对话似的(此处毫无讽刺之意),反观海底捞,他们的服务员完全是不受任何束缚的,爱怎么与客户沟通怎么沟通,它既不“规范”也毫无“章法”,但谁的服务更好呢?

 

又比如,丰田精益生产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打败美国汽车工业,就因为它果断舍弃大批量生产的速度,因为它已经不符合时下消费者的需求了。

 

有效是结果,高效是过程。别主谓颠倒了。时下我们评估一样一件事情,千万别去想“专业不专业”,而应当是有没有实质价值,是否真的奏效。

 

(2)以“通才”代替“专才”


那么我们要识别“有效”,就必须做一个具备跨学科的通才而非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专才。

通才能够具有广阔的视野、多种灵活的解决方案、也更具有创造力。

 

我们看苹果之所以风靡全球,因为乔布斯本人就是个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人:计算机科学、东方的禅学、艺术等。苹果的产品在单一指标来看都不是最佳的,但整体上,它却是最好的。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独孤九剑,其实以各武林门派的“专业”眼光来看,它何来专业?然而它之所以无敌于天下,就是因为承认对手招术的不确定性,不拘一格,专门研究见招拆招。

 

我国古代的哲学体系就强调万物的互相依存互为转化,在这一点上,更适用于当下。

又比如塔勒布著作《反脆弱》的诸多观点与道家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有非常多的异曲同工之处,两者相差几千年,可见老祖宗们的智慧之高。

 

许多人认为哲学没啥用,其实任何学问、实践科学,研究到底,它就是哲学。

 

(3)改变衡量价值的标尺

 

时下我们做一件事,就跟我在互联网运营理念里反复强调的一样,一定要先评估“投入产出比”。

 

拿“花钱”这事儿来说,时下绝大部分人会把价格作为衡量的标准。

 

例如,租房时更倾向于选择离公司远但房价便宜的地段。但若长远来看,这完全是件“吃亏”的事儿。例如你来回公司额外花费的时间,可能是一个半小时,若这些时间用来投资自己,趁着年轻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多学点有用的知识(记住前面说的通才的重要),快速提升竞争力,很快薪酬的提升就把这一年多省下的几万房租给填补了。

 

这两者的差异就在于对“时间价值”的看法上,对于有能力的人,他当下时间不值钱不代表未来的时间不值钱,若能尽快用当下廉价的时间来加速未来值钱时间的到来,这样的投资何乐而不为?

 

我现在穷,但我依然认为我的时间很值钱。

 

这个时代的”专业“,应当是以“最低成本”最快的“试错”并得到“最有效”的经验,继而调整,从而致胜竞争者,这才是真正的专业。

 

(4)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


在一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中,权威即固化,固化则容易导致失效,同时也扼杀了自身的创造力。

 

例如,我们小时候其实就非常擅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绝大部分长辈都会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对的,非黑即白,可惜这不符合真实的世界。时下的“权威”就跟当时的长辈一样的,它人为设置了诸多条条框框限制住了我们的思维边界。


 前阵子与一老友聊起了他们公司(某世界500强)的销售管理话题,我对客户资源开拓管理存在一个明显缺陷的问题大为不解,便向朋友请教。


朋友却说,公司的销售能力是业界出名的,不可能存在缺陷。我这人好奇心胜过情商,又继续追问,按照我的理解,有一种方式明显能够提高销售业绩,是否能够采纳?


朋友答道:你的观点确实独特,我闻所未闻,你对互联网运营很专业,但对营销却是外行,公司销售能力是出了名的,这么做肯定有道理,你的想法肯定有问题才没有实施。”

 

注意到了没,这就是“权威”在作怪。背后的逻辑是:权威之外的都是不专业的,不专业的就是错的。万一我这“外行”的想法是对的呢?

 

(5)开放系统,敢为天下先


清朝乾隆在位期间,满清政府的实力、国家版图均达到了历史巅峰,然而闭关锁国的政策却进一步拉大了清朝与西方的差距,为后来的迅速陨落埋下伏笔。

所谓盛极而衰、《周易》的亢龙有悔,也是类似的道理。

 

无论是政府、企业、甚至是人,达到了一个阶段性巅峰后,很容易自闭视听,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封闭系统,这是非常危险的。

 

要真正的将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以前面4点为前提。

 

在思想上,承认无知,然后才能兼收并蓄;在胆魄上,独立思考,敢于从事前人所未踏足之域。未来的机会,只属于勇者。

 

李少加在自己的最新拙作中提到:互联网行业最可怕的地方不是什么互联网思维或方法论多先进,历史很偶然的赋予了互联网行业一个特殊的使命:

 

它将互联网企业与从业者都推向了商业变迁化学反应最为活跃的地带,倒逼着人们被迫承认自己是外行,被迫不断地自我刷新自身的认知思想、知识技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便是对互联网人的最真实写照。

 

这才是互联网最可怕之处。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全文: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谢谢大家。


全文较长,再次总结下,对个人的五个启示:

(1)以“有效”代替“高效”

(2)以“通才”代替“专才”

(3)改变衡量价值的标尺

(4)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

(5)开放系统,敢为天下先


婆那些事儿推广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爱搜:ASM 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