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或神化“社群”都错了,这里有些正确姿势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t0142b3f037ad3cf7e5.jpg

来源|产品菜鸟汇  ID:U_quan

作者|陈维贤

 

社群这个概念应该是在14年底流行起来的,15年中旬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书籍讲社群。这些书籍里内容都非常的高大上,说社群是因为消费时代的变迁,是消费者主权的宣言,是传统营销模式的终结。

社群被这样一解读之后,连卖情趣用品的淘宝店家都通过发种子建起社群来。所以,在15年的下半年,相信互联网的各位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感觉,不做社群就会被淘汰。

640.webp (37).jpg

起初我也只是观望,看看社群会被「包装」成什么。在今年2月份,大家依然在热火朝天的研究社群,只是讨论的话题从早先的社群概念到社群的管理、然后到社群商业化。后来,自己也按耐不住的用业余时间创建了社群——『运营研究社』(下文简称’’运营社’’),看看曾经用来给志愿者安排任务的QQ群和微信群,是不是真的变的像网络上文章写的那么「玄乎」了。

运营社的主要价值是给互联网运营从业者讨论和交流的氛围。运营社算运气好,赶上了社群浪潮的最后一波。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运营了6个多月,社群成员活跃度在60%以上,完成从免费到付费的模式转变。

 

640.webp (38).jpg

目前社群的热度在下降,个人觉得对运营来说是件好事,因为社群运营整体在走向理性。

 

一、社群只是工具,它只能锦上添花

社群只是工具,它不能让你的业务起死回生,但能锦上添花,所以做好产品才是关键。一些成功的社群案例,包括混沌研习社、吴晓波书友会,都是建立在原本就不错的业务或者产品之上的。大部分案例都是用社群这个概念来包装自己的业务,只有少部分才是真正的利用社群高效的信息流通特性做起来的。

 

640.webp (39).jpg

二、社群的低门槛,适合产品冷启动

用户加入社群门槛低,无需下载注册既可享受内容服务,非常适合冷启动阶段的项目做第一批用户获取。可以说社群能够有这种能量还是得归功于微信的全年龄段网民覆盖,把早期我们到QQ群用讨论组拉人活效果放大了。

 

在15年有不少产品才用在社群开微课的方式来获取用户,其中不乏有做几百个微信社。但是这些初期用社群来获客的产品,用户量大了以后发现这种模式留存率低、也不好做召回后,就开始转型做app了,比如馒头商学院。

 

640.webp (40).jpg

总的来说,现在好的社群基本不再只是社群了,用户多还只做社群的真相往往是因为这三点原因:一是没app开发能力,不能把在社群里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化;二是不知道目前自己社群里的用户带来的收益,能否抵扣开发成本;三是本身业务属于用户增长缓慢的工作坊模式,业务上决定了不需要独立开发系统来支持。运营社三点都中了,注定相当长一段时间只能用社群供运营从业者交流讨论。

三、社群管理效率低,运营尽量远离

基于运营视角,社群是一种运营手段。在社群的用户还比较少的时候,社群用人工管理起来还是效率蛮高的。就目前我们运营社的管理能力来看(20个自愿者+1个机器人),5000人问题不大,但是到50000人之后估计会混乱了。毕竟社群做不到互联网产品那样,你可以轻易的知道产品里面的哪部分人群最活跃,社群每天输出符合要求的内容有多少以及每个渠道过来的社群用户质量如何。

 

640.webp (41).jpg

也就是说,当社群人数过多的时候,原本社群便于沟通的优势也不再存在,消息的精准度和效率可以说不如产品的push。这也是为何我们只是看到很多小企业在做社群,反倒是用户量大的app基本不会拿做社群说事。大产品的运营不提倡自己去做社群,但是愿意创造社群这样的工具,用产品运营手段来用户交流起来形成更高的粘性。

四、社群价值,来源于运营目的

虽然大产品的运营不会被要求去做社群,但是他们会被要求达成某项产品数据指标。比方说,你是某大平台的内容运营,有一天被要求你所负责的类目每天需要产出100条阅读量十万+的文章,这个时候其实你可以用社群来运营那些高质量的作者,用社群这一工具加强和他们的连续互动提升内容产能,及时解决他们在产品中遇到问题。

640.webp (42).jpg

可以说前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任务量在大公司里算轻松的了,在正常情况下会是领导给你安排一个用社群模式完成不了的活,你该怎么办?在初期可以用社群试水运营效果,后续你会被逼着的把社群摒弃然后用更高效的产品功能来完成你的工作。比如,在贴吧看贴功能的早期,我们会选择用社群组织志愿者来寻找贴吧里的优质精华贴,同时还会继续和数据组合作做内容挖掘工具,来让产品自动挖掘优质内容。

相当长一段时间,可以说社群被妖魔化,在早期创建个微信群就可以叫社群营销,现在真的得静下心运营才能够说是在探索社群。

640.webp (43).jpg

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跟运营社一样配合着第三方工具来玩,通过实现社群的数据化运营,了解你的社群活跃和用户分层情况,尽量可以清晰的评估做社群运营这段时间让它对业务产生了多少的价值,而不再是说自己的创建了几个社群,在社群里拉了多少人。

640.webp (44).jpg


陈维贤,雪橙金服运营经理,馒头商学院人气导师,互联网早读课金牌作者,鸟哥笔记专栏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百度前员工,小红书早期社区运营与推广工人。产品菜鸟汇专注分享运营视角下的互联网有趣好货。


婆那些事儿推广服务 点击 :http://www.gupowang.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爱搜:ASM 互联网资讯类类有话说App推广运营经验线下推广活动推荐微信营销姑婆专题姑婆圈ASO校园推广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园运营团队

姑婆那些事儿(www.gupowang.com)是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姑婆那些事儿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姑婆那些事儿—小秘书(微信号:gpxms001)协商解决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