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说清了,ta以为ta听懂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来源】knowyourself

【编辑】善小倩

 

在生活中,你可能也曾为被他人误解而痛苦。自认为当时已经把话说得十分明白,直到对方开始疏远自己,你才恍然大悟,发现对方当时的理解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或者,你可能也曾后悔自己因为误会了对方的原意,致使双方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你也许正感到十分困惑:自己表达得清晰准确,究竟为什么彼此之间会产生误解呢?又或者,自己明明很了解对方,怎么可能是误解了对方的原意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误解”。

 

信息接收者的“预设与偏见”

 

当误解产生时,人们最容易意识到的问题所在就是——“我没有这个意思,你误会我了”,也就是说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误解产生时,接收信息的一方是负有责任的。的确,研究者也认为,信息接收时所存在的一些“预设”与“偏见”,会影响信息接收的准确性。

 

1. “人们总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当人们心中存在着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固有印象时,他们便会在记忆和现实中不断搜寻各种各样与这个固有印象一致的证据,并忽略那些与固有印象相悖的事实,于是他们不停地发现“事情果不其然又和我想的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而他们固有的印象又随之进一步加深。

 

比如,有些人始终认为女性是过于感性的,于是便集中了记忆里所有关于女性感性的信息,“她听情歌都会哭”,“她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感受”。这些人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而这样的预设就会让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女性总是感情用事、做不好决策,即便是女性正在有理有据地与他们分析事实利弊的时候。

 

这样的误解,通常早在双方接触相处之前就存在,也是最难以被消除的。

 

2. “人们习惯先回应而不是理解”

 

与维护自尊感的需要有关,很多人容易在相处中陷入一种自我防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便会过度警觉地去看待对方的言行,试图识别出对自己的“攻击”或“伤害”,或是全神贯注地挑剔出对方可能存在的“漏洞”,时刻准备着“还击”或“报复”。

 

比如,对方说,“我快到约定的地点了”,这些人便会回复道,“上次,我可是等了你一个多小时,这次你先到了又怎样?”——可以看出,此时,这些人很可能已经误会了对方是在挑衅和责备自己,并率先发起了“还击”。然而,对方此时很可能只是想告知Ta的方位而已。

 

可以说,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这些人总是更关心自己如何能占据上风,赢得尊重,或是避免吃亏,于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就更多地被放在如何成功地“回应”对方的言行,而不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对方上(Chernoff, 2017)。而当我们都不再主动尝试去理解对方时,误解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3. “人们是认知的吝啬鬼”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会倾向于节省时间精力的认知方式,凭直觉或既有的印象去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

 

比如,一些人在之前的恋爱经历中遭遇过背叛,于是,他们便在后来的关系中,习惯凭直觉或既往的印象去认定:一旦对方没有及时回电或是突然开始在意外表时,就说明对方肯定有了新对象,已经做了背叛自己的事情了。

 

的确,很多时候人们就是懒惰的,是认知的吝啬鬼。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1974)提出,人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两种:

 

  • 第一种:快速、凭直觉、不假思索地处理信息;

  • 第二种:理性、慎重、深思熟虑地处理信息。

 

尽管我们有这两种选择,但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采用第一种方式,因为它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费力的,而第二种方式则是需要付出更多认知资源和注意力。然而,认知上的吝啬却让我们对别人的理解很容易出错,它使得人们容易忽略一些与既往经验不同的信息和细节。

 

比如,同样是眉头紧锁,很可能对方是被你所说的话深深震撼到了,正在仔细思考,但若你忽略了双方交谈当下的氛围,很可能误解就出现了——你觉得对方对你感到不满,但对方却只是在认真地思考。

 

 

信息传达者的“透明度错觉”

 

不过,误解之所以会出现也与信息传达者不无关系。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Elizabeth Newton在实验中发现,传达者可能对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在大多时候都过于自信了(as cited in, Ong & Chao, 2011)。

 

实验的参与者们被随机分配扮演“击打者”(tappers)或“听猜者”(listeners)的角色。作为击打者,他们会拿到一份有25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的列表,比如生日快乐歌、国歌等等。每位击打者将挑选一首,并在桌上把歌曲的节奏击打出来,让听猜者根据击打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Newton让击打者预估听猜者猜出正确歌名的概率,大多数人预计有50%的概率对方能猜中,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听猜者平均成功猜对的概率仅有2.5%。

 

击打者在实验过程中感到非常震惊,“为什么这么明显的节奏,对方却猜不出来呢?”,可以想象他们在看到听猜者硬生生把“国歌”猜成“生日快乐歌”时,脸上流露出的“你是不是傻?”的表情。

 

研究者认为,很多时候,信息的传达者就像这个实验中的击打者一样,他们脑海中回想着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仿佛脑内循环播放的BGM,让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已经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

 

然而,对于信息的接收者——实验中的听猜者们而言,他们无法感知到BGM,他们听到的就很可能只是一连串不连贯的敲击,最后,只能凭着自己的直觉或是经验来猜测对方的BGM/真正想表达的意涵。而误解就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这一现象也被称为“透明度错觉”(transparency illusion)。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与他人,尤其是亲近的人的沟通是“透明”的。一方面,他们始终觉得自己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另一方面他们也相信,即便表达得还不够清楚,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需求和想法,对方也仍然能够准确地“猜”到。

 

比如,在亲子之间,子女受到越来越多“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知道了什么是隐私与个人边界,将双方视作“理应互相尊重、彼此独立的个体”。然而,父母却仍然将子女的生活视作自己需要背负和涉足的。

 

于是,子女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父母眼中,很可能就是“孩子不想回家、不尊重、忤逆等”的碎片式的“击打声”。

 

又或者,在感情中,一方总是想着,“只要我的一个眼神,Ta就会知道我想要什么”,或者“只要我默不作声,Ta就能知道我心情不好”,然而此时,若对方在对情感的解读上相对迟钝一些时,两个人就很可能频频为“你为什么不懂我”和“你为什么误解我不懂你”而争吵不休。

 

社会心理学家H·G·Halvorson也指出,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真实的表现之间存在着误差。有时候,你的不同的表情——沮丧、担心、困惑、失望之间的区别,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你以为你的表情足够让对方知道“你说的话让我有点受伤”,但对方可能把你的意思解读成了“我完全不在意你所说的” (as cited in, Smith, 2015)。一方的自以为讲清楚了,和另一方的自以为懂得了,就让双方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误解之中。

 

 

如何防止误解的产生,又如何修复误解造成的隔阂呢?

 

要想防止误解的产生,需要信息传达者与接收者的共同努力。

 

首先,双方都要意识到,误解的可能是存在的。无论是我们在传达还是接收信息的时候,我们都可能因为受限于自身的经验、固有印象或是脑内的BGM的影响,而忽略了对方需要我们更清楚的表达,或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更主动地去调用第二种认知方式,去清晰直白地表达,或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而不是凭直觉和预设陷入自以为是之中。

 

其次,对于信息的接收者而言,需要主动对自己所抱有的,对某些人的固有印象保持警惕;对可能陷入的,“只回应而不试图理解”的倾听方式保持警惕;对偷懒的惯性思维保持警惕。尝试着主动地让自己进入积极的倾听对方、理解对方的认知方式与相处模式之中。

 

另外,对于信息的传达者而言,如果你想要减少误解,最实际的办法便是做一个“足够好”的信号发出者,尝试着清楚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不厌其烦地向对方确认,自己的意思是否被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而不是指望对方能从只言片语中读懂你。

 

尽管,这对于长期被传统文化教育的说话要委婉,表达要含蓄的我们而言并非易事,但就像Halvorson所说,我们无法控制对方的思考过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做一个不主动制造误解的人(as cited in, Smith, 2015)。

 

毕竟,含糊不清的表达会造成更深远的负面影响——那些细小的误解会不断积累起来,它们不会消失,总有一天会成为你们关系中的一枚炸药。

 

而当误解已经产生,又该如何修复呢?

 

很多人会因为误解的产生而选择拒绝进一步地沟通,然而,事实上,想要修复因误解导致的隔阂,最关键的却也是要保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Bent, 2010)。

 

也就是说,即便你很生对方的气,也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是否还想要修复这段关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沟通就不可避免。那么,比起关系本身,谁先主动沟通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其次,要学会道歉。这个动作看似很细微,却能够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和澄清误解的机会(嘴硬不道歉,误解就很难有机会被真正谈开)。不过,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的道歉——为自己没有做错的事情道歉,会让人觉得这只是“缓兵之计”或是“另有目的”。

 

最后,在沟通和澄清误解的过程中,尽量更多地用“我”的角度来陈述(I statement),“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这会让对方有机会去解释,“虽然你是这么想的,不过我其实想表达的是…”。

 

我们始终相信“直接”、“真实”和“诚恳”这三件事情的组合是有魔力的:当你做错了的时候就说“对不起”,当你不知道的时候就说“不知道”,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就说“我想要”……

 

不如现在就试试吧。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