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西游记,今日社会摇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孙金龙

【来源】金龙聊运营

【编辑】善小倩

 

一、社区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你们知道,「西游记」是怎么写成的么?

最开始,只是一些粗糙的神话故事,而且版本非常多。有的版本里,孙悟空有两个兄弟。有的版本里,悟空是黎山老母的徒弟。

妖怪的故事,猎奇、好玩,大家都喜欢。说书的先生、唱戏的戏子,作为一个个KOL,一次次的表演经典桥段,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在一次次与观众的互动中,内容千锤百炼,越来越精彩。

终于,大触吴承恩出现了,把众多精彩桥段加工融合,有主线,有节奏,有寓意。「西游记」成书。过去写书不怎么赚钱,要搁现在,出版社得派一个Team常驻吴家,帮老吴分析读者心理,研究书籍结构,直到书籍大卖,两家分润。大触吴承恩,就成了PGC了。

四大名著里,只有红楼梦是个特例,曹雪芹以一己之力完成。这个是真的屌。其他三本,都是这么来的。

内容,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

 

但过去内容生长速度太慢了。自下而上的内容,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内容消费需求。大家只好闭门造车,多搞点内容出来,人民群众们,也凑合着看看。

 

直到有了互联网。内容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反馈及时。自下而上的内容,逐步逆袭。

从芙蓉姐姐的S腰,到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到MC天佑,办公室小野,papi酱,从难等大雅之堂,到逐步与明星同列。

 

世道变了,内容的产出方式变了。

 

再举个栗子。前些年大家看春晚的小品很好玩,后来大家觉得,小品都是抄的网上的段子,没新鲜东西,不好玩。

其实不是本山、冯巩的创作能力下降了。创作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原来是生活里的小点子,小创意,被冯巩敏锐的发掘,演出来,比如点子公司、领导冒号。可现在,一个搞笑的点刚出来,立即被其他网友发掘,二次加工,各层级KOL加入,直到被彻底消费掉。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周。

这时候我们再反过来看社区,就会发现,社区的实质不是谁贡献内容,也不是有没有机构、明星、PGC。

 

社区的实质,是自下而上的内容协作体系。

 

用户贡献海量的创意、点子。优质创意自动涌现,各层级KOL二次加工、演绎,直到成为社区爆款,乃至全网爆款。

而从用户视角看,就是:哇,都是我最喜欢的内容!

社会摇这种内容,鸟叔、凤凰传奇都很难搞出来,但它自下而上的生长出来了。是不是很有趣?其实社会摇和西游记没啥本质区别,都是喜闻乐见。

 

二、分发对社区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分发起到了两个作用。

1. 加速内容协作

2. 养育中小V

(分发能让你只看到自己爱看的,提升了你的容忍度,让众多中小V有了更多机会)

 

三、为什么短视频社区要限制视频时长?

 

为什么短视频社区要限制10s、15s的时长?同样是为了创意涌现。

一个创意撑不住5分钟、10分钟,但搞个十几秒没问题。

 

但对于大V们,人家有能力生产更长的视频,比如2分钟,也完全OK。

聊到这,你会明白为啥「小咖秀」不行。因为它只是个工具,不是社区,没有内容协作体系。

 

四、如何维持社区调性?

 

你需要维持的,是内容协作体系的高效性。调性只是自然呈现的结果而已。

 

五、社区的内容应该是人格化内容,可什么是人格化?

 

PGC是人格化吗?可以是。papi酱、小野妹子,都是团队运作,剧本、创意点、道具,都是群策群力出来的,只是推出的形象是一个人而已。

一群人能人格化吗?当然能。TFboys你敢说不是人格化内容?

一定得露脸才是人格化吗?不是。王尼玛常年戴头套。

所以人格化不存在定义价值,无法作为抓手。只要我拍出来是给别人看的,就是人格化内容。

 

六、社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底层是用户区隔度。微博容不下一个动漫类的垂直微博,但容得下一个中老年微博。快手容不下火山,容得下抖音。

核心是优质内容数量。这取决于你的内容协作体系的体量大小,和健康程度。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