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辛束:焦虑总是“秃”如其来,自媒体人如何自救?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胡辛束 胡

【来源】运营研究社

【编辑】善小倩

 

最近几个月,90 后常常感到他们的焦虑“秃”如其来。

90 后秃了,因为焦虑。我的发际线没问题,但是我有地中海的危险趋势。每次写稿写不出来的时候,我就挠头发,越挠头发掉得越多,现在出门不涂点儿发际线粉,别人就能看见我头顶上的反光。

当然,写不出稿的焦虑只是小焦虑,我们这个行业的自媒体人还有一层更深的、根本性的焦虑,那就是:我下一步要干嘛?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在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产出内容,然后呢?下一步是去杂志社做编辑吗?

 

所以就出现了二次创业,有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有的做知识付费,有的做内容电商,有的做一些合作款联名的商品卖给自己的用户,有的转型做公关公司、广告公司,还有的做帐号矩阵成为一家 MCN 公司。

所有人都在想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我当然也不例外。我常常思考:我一个网红,又不是靠脸吃饭的,下一步去干嘛呢?

我苦思良久,一拍大腿,不然实业救国吧!于是我有了自己的线下品牌——杯欢制茶。

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奶茶店,我讲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比如,奶茶是我的初恋男友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但是今天,我要讲另外一个理由,一个更本质的理由,那就是:它和我现有项目的目标受众重合度非常高。

我系统地分析过我的粉丝,这个群体八成是女性,年龄在 16-25 岁之间,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简单地说,她们是「少女」。我关注她们的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发现有些词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她们说自己的前男友是“渣男”;她们关注鹿晗、吴亦凡,称之为“爱豆”;她们关注最新最热的彩妆、耳饰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词也是非常高频被提及的,那就是“奶茶”。

这就是我做奶茶最简单的一个理由:任何一个帐号、自媒体人,新开发的项目一定要与你已有的目标人群相符合。这样不用经历洗粉之类的事情,就可以和原有的项目对接上,直接把产品卖出去。

有人说:“胡辛束说别的好,我都不太信,但她要说一个东西好吃,我一定信。”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那就是任何一个人做二次创业,一定要维持他已有的人设,把已经存在的基因放大。说到底还是目标人群的问题,只要你不改换目标人群,做的还是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他们就仍然认你的帐。

回顾我从 2013 年开始做成的一系列“爆款”,虽然内容不同、传播媒介不同,但是目标人群都是高度重合的。

前面讲了目标人群的问题,下面说说差异化的问题。

奶茶这门生意早已成为一片红海,和喜茶、皇茶等等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弱小。那要怎么和它们区分开来,让用户觉得,我们有独特的价值呢?

我们重点做了 3 方面的工作,以我们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切入了这个全新的领域。

1)故事贩卖机

这是我们花重金打造的一个玩法,它的理念是在你等茶的时候可以领走一个故事,你按下店里邮筒上的按钮,就能随机拿到一个陌生人的故事。

杯欢制茶公众号下面有个叫“故事贩卖机”的 H5,任何人都可以去写自己的故事,由我们的后台人员进行筛选放入邮筒,让别人把你的故事领走。

人总是渴望理解与被理解的,在我们的故事贩卖机里,总有一个人会来读懂你,也总有一个人在等你读懂 ta。

故事贩卖机

2)独特的线上传播方式

这是我们作为自媒体大号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在线上征集用户的故事,还跟电影《解忧杂货店》达成合作,收集到了王俊凯、迪丽热巴、董子健的故事。这么多人的生命在这里悲欢交集,产生的化学反应非常奇妙。

如前所述,这些有趣的故事,最终进入了“故事贩卖机”的邮筒里。

另外,我们尝试了自上而下的传播玩法,邀请我朋友中的 KOL 来店里捧场。非常感谢他们,很多粉丝冲着他们过来,成为了我们的用户。

3)独家的“情绪”概念

别家的饮品主打的是味道,最多是某种情调,而我们主打的概念是“情绪”。这是一个极具差异化、同时也非常符合我们目标群体的概念。我们通过产品研发、文案打造、海报呈现,让一杯奶茶包含了复杂的情绪。(如下图所示)

杯欢制茶文案

我们做了调查,用户真的会从奶茶中喝出我们传达的这些情绪。由此,我们的产品就在用户的心智中占据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

总结一下:我们通过故事贩卖机、独特的线上传播、“情绪”概念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

其中,故事贩卖机是线下消费体验维度,独特的线上传播是宣传维度,“情绪”概念则是产品定位维度。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差异化打法,我们从茶饮这片红海中杀了出来。

当然,无论把差异化做到何种程度,真正决定口碑的终究是产品。在这摊生意的方方面面中,我们在打造产品上投入的精力是无与伦比的。

从 2013 年到现在,我做自媒体也 5 年了,期间有一些对自媒体商业化的思考,现在总结成 10 句话与各位分享,请多多指教。

1)每一个网红,都不仅仅想成为网红。

这是我的一句肺腑之言。我觉得任何一个已经成为或想要成为意见领袖的人,心里一定希望做媒介渠道的同时,也能有实实在在的优质产品提供给用户。

因为只做渠道大概率是会很快消亡的,只有做成品牌或者能够给用户产品才能长期生存下去,甚至有所成就。

2)聪明的人都在和自己的用户“发生关系”。

什么关系?不同的聪明人不同的做法,在我看来,我很希望我和用户发生的是金钱关系。不要以为用户不想花钱,其实他们都是渴望消费的。特别是在提倡中产阶级消费、消费升级的当下,所有人希望通过购买行为,加速成为下一个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意见领袖也好、网红也好、自媒体人也好,要为用户提供这样的渠道。无论是以导购的形式,还是做产品,这条路都是需要的。2018 年我们整个团队都会努力地和我们的用户发生关系。

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被需要的,用户同样渴望表达。

我做故事贩卖机的时候,更加深刻地发现人们需要倾诉。2018 年的 Q1 季度,我会筹备一个「杯欢相谈所」的项目,以视频的形势记录下来在每一座城市,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等这些地方,那些有故事的人他们想表达什么。

他们那些只敢讲给过路客而不敢告诉身边人的东西,我们希望让他们在我们这里表达出来。

4)做内容,可以钻研小众,但做产品,一定要顺应大众。

可能十个人里面九个人说奶茶很好喝,但是一个人说你的奶茶太甜了去死吧,不能为了那一个人跟九个人做对。然而做内容,可能要通过小众反击大众。线上线下,逻辑大不相同。

5)用户是最聪明的,他们能看到你的每一点用心。

我在线下埋了一些小梗,故意不告诉她们,但她们总能发现。现在的用户很聪明,只要你用心,她们一定能够发现。

6)好的产品是会不停的迭代的。

最著名的标杆是苹果,库克一定深有体会。我不敢和苹果比,但也有一点感受。我们的品牌也好,我们的文化公司也好,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迭代解决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停在那里等你完成的。

7)数据不会撒谎。

成为老板娘之后,我每天晚上就有了坐在炕头上数钱这样的环节。我在数钱的时候,会思考为什么今天数据量下滑了、为什么今天这个产品卖得好,我会发现天气、节日、甚至某个公司突发性的情况,都可能引发数据上的变化。数据变化一定是有原因的,找出原因、及时调整,就能看见数据往好的方向变化。

8)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哪句话会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

我每天不断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面产出内容,跟神经病一样。但我发现这样的事情是有用的。

有天我在微博上随意说了句话,叫“你说这一天天的,不喝奶茶还有什么意思”,竟然打动了很多人,觉得“天呐这说的就是我的心声”,虽然我也不知道它究竟哪儿不一样了。

甚至有个小女孩每天把这句话转发一次,然后下单买一杯奶茶,她觉得“哎!有人跟我说了这句话啊,长胖了不赖我”。

这句话太火了,于是我把它贴在我们店的玻璃门上,没想到它又成了一个观光景点,每天一堆人来这儿跟它合一张影,就为了拍那一句话。

你永远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就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了,所以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万一它有用呢。

9)做一个会说人话的品牌没有那么简单。

我很在意品牌、产品的文案所传达出来的感受。我很讨厌“奔腾、驰骋、荣耀、辉煌”这类词出现在文案里面,它们离用户太远了,也没有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离这些浮夸的关键词很近。

“世上不干不净的人,多半寄生于大词之中”

所以我认为会说人话的品牌是最好的。我至今认为奥美写给三全水饺的一句文案是最经典的,叫“吃点好的,很有必要”。我觉得它太好了,因为它可以用到任何一种使用场景里。会说人话是我们继续要努力和成为的方向。

10)试着去接纳你曾经最抵触的事情,也许你会爱上它。

这是我近半年最大的感触。在线下接触的事情都是我曾经非常抗拒的,但我做了以后却觉得好像还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收藏

{{favCount}}

个人收藏

投稿请戳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评论(0)

{{ user.nickname }}
发表评论
登录 进行评论
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